《市委统战部上半年党建工作总结【2653字】》
所在栏目:工作总结 >
关键词:党建工作总结
今年以来,在的坚强领导和市直机关工委的有力指导下,统战部支部坚持以为指导,深入贯彻的及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紧密围绕四强支部建设目标,创新实施123工作体系,实现工作与统战业务深度融合、双向促进。通过强化引领、锻造过硬队伍、服务中心大局,成功创建市直机关四强支部,荣获全市统战信息工作一等奖、市直机关绩效考核优秀等次等多项荣誉,为推动新时代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一、主要工作情况
(一)锚定建设根本点,锻造绝对忠诚的先锋堡垒。一是筑牢思想根基,深化理论武装。始终把学贯彻作为首要任务,构建五位一体学体系。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,上半年开展专题学68次,建立学台账42项,涵盖最新重要讲话和统战工作重要论述57篇。创新推行双周大讲堂+每日微课堂学模式,依托学强国粤政易平台实现日均学时长超1.5小时,员参学率达100%。组织开展的精神专题读书班6期,班子成员领学督学25人次,撰写心得体会73篇,形成理论成果汇编3册。二是强化引领,凝聚思想共识。建立同心向引领机制,组织民主派、新阶层人士开展同读经典·共话初心主题读书会12场,举办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培训班5期,覆盖代表人士600余人次。创新打造苏区红·同心路教育基地,结合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等红色资源,开展重走统战路现场教学18场次,参与人数突破2000人次。组建同心宣讲团,开展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23场,制作统战微课堂系列短视频42期,全网浏览量突破50万次。三是严格制度落实,规范组织生活。制定《支部标准化建设操作手册》,完善三会一课质量评估体系,上半年召开支委会12次、员大会6次、专题组织生活会2次,开展行走的课等特色主题日活动14次。建立工作三张清单,细化28项具体指标,实施周督导、月通报、季考核机制,确保组织生活规范率达100%。创新开展生日六个一活动,通过重温入誓词、赠送红色书籍等方式强化员身份意识。
(二)聚焦队伍建设关键点,锻造实干担当的统战铁军。一是强化班子建设,压实主体责任。构建三级责任体系,支部牵头制定《全面从严治主体责任清单》,班子成员认领一岗双责项目12个,建立支部委员AB角协作机制。开展头雁领航工程,支部带头讲专题课4次,撰写调研报告3篇,班子成员领办创新项目5个。实施支委履职能力提升计划,组织参加市直机关务干部培训班3期,开展务知识测试6次,支委履职测评优秀率达98%。二是锤炼干部队伍,激发内生动力。创新实施青苗成长计划,建立导师帮带制,选派12名年轻干部参与重大专项工作。开展岗位大练兵·业务大比武活动,组织公文写作、统战政策知识竞赛等6场次。建立员积分管理制度,设置理论学、作用发挥等5大类23项指标,评选季度先锋岗12人次。深化双报到机制,86名员下沉社区参与基层治理,累计服务时长超2000小时,解决民生问题135件。三是深化政建设,筑牢纪律防线。构建三不腐体制机制,建立政风险防控红黄蓝三级预警体系,排查重点领域风险点37个,制定防控措施82项。开展纪律教育学月活动,组织参观政教育基地6次,观看警示教育片12部,编发《清风语》月刊6期。严格监督执纪,运用四种形态开展谈心谈话45人次,建立干部政档案63份。深化巡察整改回头看,完成2019年以来巡察反馈问题整改验收,健全制度规范13项。
(三)紧扣服务大局落脚点,锻造助推发展的红色引擎。一是深化+统战融合机制。创新同心聚力工程,组织民主派开展金点子征集活动,收到关于制造业当家百千万工程等提案议案186件,转化落实率超75%。建立民营企业红色代办制度,协调解决融资、用地等问题87项。推动万企兴万村行动提质增效,促成村企结对项目65个,引进产业资金5.2亿元,建成同心车间12个。开展绿美统战行动,打造同心林示范点8处,种植苗木8000余株,认养绿地230亩。二是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。创新港澳台侨五心工程,举办港澳青年看家乡系列活动12场,新增港澳乡情联络站3个。指导完成香港同乡会换届,吸纳青年委员占比提升至35%。组织侨商韶关行活动,促成投资项目8个,总投资额达12亿元。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,实施石榴籽培育计划,开展民族文化节等活动15场。推进宗教中国化实践,打造五好宗教活动场所6处,排查整治安全隐患39处。三是提升基层统战效能。实施商会提质年行动,新建镇级商会支部5个,实现组织覆盖率100%。开展四好商会创建,培育示范商会8家。创新乡贤反哺机制,建立乡贤数据库收录1268人,促成投资项目23个。打造新阶联·新力量品牌,建设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实践创新基地4个。深化统战数字化改革,开发智慧统战管理平台,归集数据12万条,实现服务事项一网通办。
二、下一步工作打算
(一)聚焦思想建设与引领,系统推进理论武装工程。建立"同心向"常态化学机制,每月组织统战干部与民主派、无派人士联合开展"第一议题"学,每季度举办"统战大讲堂"邀请专家学者解读的创新理论。创新"线上+线下"教育模式,在微信公众号开设"同心微课"专栏,组建由20名优秀员和外代表人士构成的"红色宣讲团",深入商协会、侨企等开展的精神宣讲不少于15场,重点加强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、留学归国人员的思想引领。
(二)突出组织建设与载体创新,打造特色品牌矩阵。实施基层组织"强基提质"行动,在工商联、新联会等统战团体中推进"功能性支部"建设,开展"五好支部"达标创优活动。深化"同心+"品牌工程,重点培育"同心智库"议政平台、"同心服务日"实践活动两大载体,组织外专家围绕中心工作开展专项调研6次,发动统战成员单位员与社区结对开展惠民服务10场。建立"双培双带"机制,全年计划将30名优秀外骨干培养为入积极分子,推动50对员与外人士结成共建对子。
(三)强化机制保障与责任落实,构建闭环管理工作体系。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,建立"三单两评一考核"机制(任务清单、责任清单、进度清单,季度评议、年度考评,纳入统战工作考核指标体系),部务会每两月专题研究工作1次。加大经费保障力度,确保专项经费占部门预算比例不低于10%,重点支持"智慧"信息化平台建设。完善统战系统联席会议制度,联合组织部、机关工委等部门每季度召开协调推进会,建立跨部门联合督导机制,全年开展专项督查不少于4次,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。
© 三味园范文网 mip.sanweiyuan.com
友情链接: 网站地图